每年3月23日"世界氣象日",中國氣象學會同步啟動主題科普活動,將氣象監測與防災減災推向公眾視野,推廣氣象學在航空、航海、水利、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。作為氣象數據采集的"毛細血管",小型氣象監測正成為氣象科普、農業服務、校園教育等領域的創新載體。
由于我國氣象災害在自然災害中占比較高,所以密切關注氣象變化是防范風險的重要舉措,早期預警可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。而小型氣象監測站以其低成本、易部署、多參數監測的優勢,可將實時數據可視化,實現多場景覆蓋應用。
小型氣象監測站的核心應用場景
1. 智慧農業
傳統農業依賴經驗灌溉,水資源浪費與作物減產風險并存,小型氣象監測站可對濕度、光照、雨量、風速等要素實時采集,為農業活動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。
2.校園氣象站
研學活動支持:野外考察時攜帶便攜式監測站,實時記錄氣象變化。
校園安全預警:暴雨/大風預警聯動廣播系統,保障戶外活動安全。
3. 城市環境監測
社區微氣候評估:優化綠化布局,緩解城市熱島效應
交通氣象服務:道路結冰、低能見度監測預警,降低交通事故率
工地環境監控:揚塵、溫濕度監測助力文明施工
4.防災減災
可對暴雨、大風、寒潮等極端天氣提前預警,太陽能供電+標配GPRS傳輸,可實現偏遠地區低成本運維。
云境天合TH-CQX5小型氣象監測站
該設備創新性的采用五要素一體式傳感器,可對風速、風向、溫度、濕度、氣壓等氣象要素進行實時觀測,可實現戶外氣象參數24小時連續在線監測,通過數字量通訊接口將五項參數一次性輸出給用戶。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定制不同類的氣象站,云境天合為您提供專屬解決方案。
中國氣象日的設立,本質是喚醒全社會對氣象服務的關注。而小型氣象監測站作為"普惠型"氣象基礎設施,正在降低專業氣象服務的門檻。無論是教育機構、農業企業還是社區管理者,通過部署監測站都能獲得數據賦能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yihuangart.com/jswz/1377.html